欢迎访问《治理研究》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相关声明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
征稿启事
学术规范
联系我们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
公共管理研究
中共的干部教育与国家治理
俞可平
2014, 30(3): 5-11.
摘要
(
2938
)
PDF
(1161KB) (
2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简要考察了中共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规划、功能和主要特征,着重分析了这一体制对于改善中共各级干部的素质、增强中共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中共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掌握着国家的核心政治权力,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的现代化。中共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势必要求中共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共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未来的改革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又将有助于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现代化和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改革热点聚焦
全面深化改革的综合决策和
丁元竹 江汛清
2014, 30(3): 12-18.
摘要
(
2682
)
PDF
(1083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机制,通过综合决策机制解决各地区各部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实现综合决策,必须利用大数据和现代智库,建立确保公众充分、有效参与经济社会事务和治理机制,最大限度赢得改革红利,避免极端风险。这些都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执行能力,不断加强综合决策的评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档期,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空前复杂,这些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社会在战略上以巨大的勇气面对形势,在战术上以科学细致的方法面对问题,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性胜利。
主题研讨:权力制衡与反腐败
制约与监督:关住权力的笼子——深入领会习近平讲话暨三中全会精神的治腐视阈
侯少文
2014, 30(3): 19-25.
摘要
(
2714
)
PDF
(1095KB) (
3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切实管住,这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文章在深入剖析权力的本质及其属性的基础上,从学理上对权力制约(制衡)与权力监督这两种控权机制作了比较研究,指出权力监督是马克思监督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选择,进而对新形势下高度重视并着力强化我国的监督制度作了探讨。
双权共治:基层权力制衡新构想
张学新
2014, 30(3): 26-30.
摘要
(
2636
)
PDF
(1066KB) (
2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一个“双权制”的新设想,旨在实现对基层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其核心思路是将一个行政单位的最高权力在时间维度上一分为二,通过周期性、制度性的职务轮换,使两者相互监督与约束。“双权制”能为官民提供心理屏障,抵挡权力的压力,摆脱人情和利益的纠缠,避免情与法之间的心理冲突,保障双方的心理顺畅与人格完整。“双权制”有可能形成切合中国社会现实的权力制衡模式,为在基层行政管理中遏制腐败、保障清廉带来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创新。
从辩证视角认识和处理反腐败的几个关系
杨仲林
2014, 30(3): 31-36.
摘要
(
2611
)
PDF
(1073KB)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中,我们面临诸多的复杂关系和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复杂关系和矛盾,对于打好反腐败这个战役无疑十分重要。反腐败必须有辩证视角,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改革与反腐败的关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打“苍蝇”与打“老虎”的关系、惩治与预防的关系、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关系。
主题研讨: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比较
国外一些执政党获取民众认同路径研究
周敬青
2014, 30(3): 37-42.
摘要
(
2827
)
PDF
(1135KB) (
2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众是政党长期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本源泉。政党的政治生命取决于民众的认同。获取多数民众认同是政党合法取得执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必备条件。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国外一些执政党奉行民众至上的价值取向,从拓展本党民众基础和巩固自身政治地位的高度出发,通过关注民生、彰显民权、重视民信、掌握民意、推动民和、促进民治等有效路径,保持与民众常态化、制度化联系,从而获取多数民众的支持认同。
债务危机背景下德国政党生态的新演进
赵刚印
2014, 30(3): 43-47.
摘要
(
2765
)
PDF
(1071KB) (
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在全球化以及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德国政党生态正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其政党体制从稳定的“两元”正在走向不稳定的“多元”,价值取向从左右“两维”格局转向“多维”格局,同时政党呈现出的地域维度也值得关注。上述新动向的出现主要受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福利国家的分配冲突、政治生活的个体化趋势以及新媒体手段的广泛运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德国政党生态目前正在发生着的新变化,无论对各政党本身还是对德国未来的政治模式,都将带来许多潜在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不同政党组合联合执政的可能性增加、政党内部有效决策的难度加大、党员的争取与维系变得更加困难等等。
欧债危机影响下的欧洲五国:政党执政与提前大选探析
周建勇
2014, 30(3): 48-53.
摘要
(
2708
)
PDF
(1143KB) (
2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竞争性体制下,各个政党通过赢得多数选票(选民票或选举人票)来赢得执政权;而哪个政党能执政(直接反映在选民投票中)也会受制于多种因素。多数学者关注的是国内情势对大选的影响,本文则将重点置于外部因素,力求去探索外部因素对于政党执政(或不执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论文以欧洲债务危机时期的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为例,因这五国受欧债危机影响最为严重(被戏称为“欧猪五国”),并导致执政党下台和提前大选。论文具体描述这五个国家受危机的影响程度、提前大选的结果和选后政府组建情况,并探讨外部经济危机之于政党执政的影响。基本结论是:外部危机对于政党执政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对于外部危机是如何引起国内政治力量的变化和博弈,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浙江现象与经验
浙江省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0-2010年市级面板数据的纠偏LSDV估计
王学渊
2014, 30(3): 54-62.
摘要
(
2820
)
PDF
(1181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0-2010年浙江省10个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纠偏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对浙江省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年间浙江省工业二氧化硫污染减排效果最好、工业废水减排进展最小;在欠发达地区,工业污染减排仍受制于较低的经济水平;工业结构不合理仍是浙江工业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不发达地区与工业废水减排方面,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企业国有化程度过大可能会带来欠发达地区更为严重的工业水污染,企业国有化对发达地区工业二氧化硫减排有促进作用;“污染天堂假说”在浙江并不成立,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减排的促进作用明显;产业集聚在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污染减排效应显著大于发达地区。
国家公园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体系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国家东部公园为例
卢宁
2014, 30(3): 63-70.
摘要
(
2668
)
PDF
(1371KB) (
3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专门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是传统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生态资源整合与管理升级的创新模式。参考我国台湾、云南、贵州、黑龙江、浙江等地区在建立国家公园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开化县国家东部公园为例,剖析传统生态资源保护模式的局限性,提出生态资源系统保护和生态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整合是国家公园模式创新的发展方向,生态自然资源、生态文化资源、生态经济资源的三元共同发展构成国家公园的发展目标体系。
分工演进与市场扩展:“义乌研究”二十年与新起点——兼评《义乌试点》
白小虎
2014, 30(3): 71-74.
摘要
(
2689
)
PDF
(1074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义乌研究” 二十年持续关注市场的起源、扩张与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分工演进是市场扩展的内生动力,专业市场规范的集中交易提高了交易效率,提高了国际贸易便利化程度,是“市场采购贸易”成为完全分工的条件。“义乌试点”研究今后要探索贸易规范化的制度建设。
政治学与公共行政研究
雾霾成因、监管博弈及其机制创新
刘晓红 隗斌贤
2014, 30(3): 75-81.
摘要
(
2740
)
PDF
(1230KB)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能源消耗、机动车污染、城市建设和跨区域传输等四个主要方面,展开了雾霾的成因分析;进而探讨了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我国环境监管机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进一步论证政府监管在雾霾防治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构建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揭示出政府的“严刑峻法”,是促使企业减排自律行为“均衡出现”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十八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提出了我国环境监管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即政府监管的角色创新、法律体系创新、监测与监督创新,以及环保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等。
抗争事件的政府治理转型:从应对到回应
刘力锐
2014, 30(3): 82-88.
摘要
(
2767
)
PDF
(1144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争事件是发生在诉求者和其诉求对象之间的偶发性的、公共性的、集体性的相互作用,政府至关重要地卷入其中。抗争诉求、政府要求矛盾性地并存于抗争事件,政府治理形成了以政府要求优先的应对模式和以抗争诉求优先的回应模式。应对模式日渐失灵,而回应模式符合抗争事件政府治理的发展方向。顺应社会生态、恪守政府公共性、提升治理价值层级,是政府公共治理良性运行所遵循的基本逻辑,反映了从应对向回应转型的社会根源、本质要求和价值导向。从政府排斥到诉求吸纳、从行政问责到政府学习,从应对技能强化到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推动抗争事件政府治理转型的可行路径。回应式治理的确立及其常态化是巩固政府合法性、提升政府能力的长远选择。
哲学研究
罗尔斯人权观的三个理论缺失
刘清平
2014, 30(3): 89-94.
摘要
(
2675
)
PDF
(1077KB) (
2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罗尔斯在自由主义的架构内将尊重人权的正义原则主要建立在“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这些非历史、理想化的抽象假设之上,结果导致了他的人权观在理论上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理论缺失:相对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人际冲突的基础作用,没有看到尊重人权的正义原则对于“不可坑人害人”这种日常伦理共识的内在依赖,没能深入揭示侵犯人权行为在道德上不可接受的邪恶属性。这些缺失严重削弱了他倡导的正义原则的理论说服力和实践约束力。
共同价值观视域下的民生幸福
施蕾芬
2014, 30(3): 95-99.
摘要
(
2629
)
PDF
(1067KB)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幸福、民生幸福等内涵的解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探析,认为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表达了民众追求幸福的共同价值取向。共同价值观引领下的民生幸福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也是对西方幸福观的扬弃,正是这种继承与扬弃,使民生幸福观为民众所接受,被社会所弘扬。通过对民生幸福体现社会共同追求价值目标的论述,提出了构建共同价值观引领下的民生幸福体系的基本思路。
社会学、文化宗教等
发展社会学研究的困境
杨建华
2014, 30(3): 100-108.
摘要
(
2571
)
PDF
(1096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社会学曾经辉煌,但由于“发展理论”研究中,发展的本体是什么,谁在发展,什么在发展,并不明确。同时,对中国发展社会学研究来说,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先于社会发展理论,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理论缺场,理论滞后于实践。因此,发展社会学研究目前出现了一些列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作为发展社会学认识论基石的理性本身的困境,现代化理论二元两分范式的困境,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困境。发展社会学研究的困境在呼唤着发展社会学的深化,呼唤着构建面向更具本土解释力的发展社会学,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南,实现社会发展的理论自觉。
法与治理
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社会治理创新
王勇
2014, 30(3): 109-114.
摘要
(
2940
)
PDF
(1073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治国家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模式。国家通过法律治理社会,应达到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理想化的社会治理状态所匹配的国家状态是法治国家。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理想治理状态,需要理想化的治理路径,这种治理路径是国家公权力部门的行为模式符合法律的要求的路径,也是法治国家建设之路径。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所基于的客观原因是一致的,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实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社会治理的内涵实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更高层次要求。
规制性规范、侵权法和转介条款
朱虎
2014, 30(3): 115-121.
摘要
(
2706
)
PDF
(1087KB)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风险社会语境下,规制性规范和侵权法之间不可能相互区隔,但亦无何者应当在一般意义上优位的问题,两者实际上是“相互工具化”,从而应当接轨汇流,在整体法秩序下相互配合。接轨汇流的管道就是转介条款的设立,转介条款的功能绝非引致,而是在适当理解立法者和司法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授权容许司法者在侵权法领域做出自主评价。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研究述评
林华
2014, 30(3): 122-128.
摘要
(
2575
)
PDF
(1085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腐败治理和公务伦理法制化的现实需要,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是我国廉政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我国对于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的研究呈现出表面的繁荣与内在的贫瘠,我国的财产申报研究需要告别简单的制度设计式研究进路,迈向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理研究与制度建构相结合的新路径。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在线期刊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浙江行政学院)
主 编:严国萍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邮发代号:32-90
单 价:10.00
定 价:60.00
联系方式:0571-89081390
国内统一刊号:33-1406/D
国际标准刊号:1007-9092
友情链接
更多>>
中文社科引文索引数据库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