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
      
    增强政治意识 坚持党校姓党——党校科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
    沈立江
    2009, 25(1):  5-10. 
    摘要 ( 2521 )   PDF (2484KB)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推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局面的难得机遇和重要契机。作为党的研究机构,党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结合党校实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与时俱进地坚持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始终把发展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内化为素质、转化为行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
    信仰:从可信到确信——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信仰问题
    张艳芬;孙斌
    2009, 25(1):  11-16. 
    摘要 ( 2508 )   PDF (2551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联于社会转型期信仰的重建。核心价值体系分成知识和信仰两个环节。知识是可证和可信的统一。可信在德性的知识向信仰的过渡中起着中介作用。信仰形成的标志是非理性的确信。确信指可信在情感上的强化,它是一种知识上的可信发展到必须在行动上不可遏制地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状态。
    “严复悖论”的历史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孙伟
    2009, 25(1):  17-22. 
    摘要 ( 3031 )   PDF (2618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严复悖论”的实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上的“两难”写照:历史规律的需求与现实国情缺乏实现这一需求条件之间的“悖论”。它给我们带来的根本启示是:解决这一“悖论”的质底不在于现代化学理的“启蒙”,而在于脚踏实地的现代化实践。这包括三个具体的历史启示:其一,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离开作为“国性”的传统文化,只有将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化的中介,才能现实地展开现代化实践。其二,引入外来的现代化思想必须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能胜任这一历史任务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其三,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社会存在的“现代化”,在中国的现实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之具有实质性的进展。
    否定的辩证法及其存在论视域
    叶晓璐
    2009, 25(1):  23-30. 
    摘要 ( 2557 )   PDF (3320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通过梳理阿多诺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阐明其“否定辩证法”的主要内涵,即对同一性的批判和对非同一性的推崇;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阿多诺的这一批判与马克思的批判的关系,考察“否定辩证法”的存在论视域。
    公民教育: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路径
    张荆红
    2009, 25(1):  31-36. 
    摘要 ( 2942 )   PDF (2594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主要路径: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的路径、从基层民主到高层民主的路径、构建市民社会推进国家民主的路径、完善宪政民主推进国家民主的路径、实施公民教育推进国家民主的路径等。公民教育为民主政治提供根本的内在支撑,是其他政治民主化路径不可缺失的前提条件。因此,公民教育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开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公民教育理论研究;构建有机的公民教育体系;调整公民教育的内容;改善公民教育的外部环境等。
    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研究的协同学途径——理论合理性和多学科基础
    曹堂哲
    2009, 25(1):  37-42. 
    摘要 ( 2667 )   PDF (2402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分工与协同这一管理学的基石性问题出发,提出了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的研究议题,论证了系统科学中的协同学研究与公共执行研究在本质上的相似性,梳理了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这些学科的理念、认知和方法是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政策议程设置与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
    王雄军
    2009, 25(1):  43-46. 
    摘要 ( 2452 )   PDF (1596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议程研究是政策过程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群体性事件多发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成因。借鉴政策议程研究的理论范式,不仅可以为群体性事件提供新的解读视角,而且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治理机制提供新的思想资源。
    府际治理的新理路——行政主体与主体间性的契合
    蔡英辉;刘晶
    2009, 25(1):  47-51. 
    摘要 ( 2596 )   PDF (2372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各级政府间关系难以厘清,缘于法治体系并未对府际关系做出明确界定,当代表不同公意的多元行政主体利益相左时,府际争议不可避免地发生;府际治理倡导的多元政府参与、协商、审议的交流平台遥遥无期。我国行政主体的独立性尚不够明确,权责划分并不明晰;而政府间权益不清,也就难以分清彼此,导致府际关系纠缠不清。府际治理的新路径是:行政主体独立性基础上的权益分清,行政主体间的角色互换;打破行政层级局限,破除依赖中央解决争议的弊端;营造行政主体间性的自生自发秩序,实现联动发展、有序竞争、平等对话的多方治理语境。
    论当前农村基层纠纷的行政调解
    朱丽萍
    2009, 25(1):  52-57. 
    摘要 ( 2626 )   PDF (2897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十分复杂,纠纷解决机制呈现多样化特点。本文考察了农村基层纠纷的行政调解,并从基层传统观念、基层司法救济的不足与缺陷、基层政府的法律和行政责任、基层行政调解的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当前乡镇政府调解基层纠纷的社会条件和必要性,同时也考察了基层政府在行使行政调解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境,对完善和改革基层行政调解制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道义诉求与中国社会福利理念嬗变的价值底线
    赵定东;马文颖
    2009, 25(1):  58-64. 
    摘要 ( 2913 )   PDF (3282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出面“通管天下”,是中国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政府责任理念是与中国传统的道义追求分不开的。由追求社会福利“道义责任”而引发的社会福利“道义理念”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基础。道义作为文化心理结构构筑了政府道义责任的精神内涵,以道德力量作为支撑的道义责任又构筑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社会排斥下的城市新贫困群体福利改善研究
    许光
    2009, 25(1):  65-70. 
    摘要 ( 2528 )   PDF (2790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新贫困群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所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系统而全面地考察城市新贫困群体遭受社会排斥的显性表现,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我国城市新贫困群体福利状态改善的可行思路,对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模型为依据,对体制转型背景下的我国城市新贫困群体的福利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建立一种以改善城市新贫困群体福利状况的福利补偿机制,以达到对模型进行修正的目的。本文认为,在该种福利补偿机制确立的过程中,我国社会福利政策制定背景向社会融合视角的推进是十分必要的。
    文化·创新文化·自主创新
    贺善侃
    2009, 25(1):  71-75. 
    摘要 ( 2486 )   PDF (2176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的本质是创新,离开创新,就没有文化。这是因为,其一,文化是构成社会的核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条件和成果,在社会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质必然从文化层面表现出来。其二,创新体现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其三,文化创新的基础无非在于人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创新。体现文化创新本质的创新文化是文化中最有活力部分。创新文化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创新意识、一种人文环境。创新文化对促进科技自主创新起着重要作用:首先,科技自主创新的关键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其次,创新文化对促进科技自主创新起着重要作用。由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创新文化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内外动因。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发展创新教育。
    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高扬浙东文化的优秀人文精神——对宁波区域文化在推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考察
    梁一群;潘起造
    2009, 25(1):  76-80. 
    摘要 ( 2508 )   PDF (2322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浙东文化为根基的宁波区域文化底蕴丰厚,是促进宁波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励志图强、义利并重、经世务实、开拓创新是宁波区域文化中世代相传、一以贯之的优秀人文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这些人文精神,对于塑造宁波人的人文形象、凝聚宁波人的整体实力、激发宁波人的创业活力、提升宁波人的道德良心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宁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30年,“文化宁波”的建设成就与“港城宁波”的建设成就交相辉映,举世瞩目。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浙东学术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行政法治建设构架——基于范式转化与贯彻机制的思考
    钟瑞友
    2009, 25(1):  81-87. 
    摘要 ( 2514 )   PDF (2912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发展观作为蕴涵科学理性、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的发展观,与行政法治在价值诉求、相互作用、基本路径和根本方法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引行政法治建设,必须围绕行政法治的主体关系、调整对象、体系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转换传统范式,同时强化公众参与机制、制约与激励并举机制、利益协调兼顾机制等建设。
    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知识产权法的影响
    王坤
    2009, 25(1):  88-91. 
    摘要 ( 2542 )   PDF (1795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知识观实际上是一种真理观,难以论证商业标志的知识属性,无法促进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而且还造成了知识产权概念正当性的危机。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使得人们认识到知识概念的学科性以及建构知识产权上的知识概念的必要性、可能性,从而为实现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提供了契机。
    环境侵权责任的社会化理论及其制度探讨
    贾爱玲
    2009, 25(1):  92-96. 
    摘要 ( 2522 )   PDF (2312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污染具有累积性、缓发性、复合性和社会正当性的特点,所以过分地强调个体承担责任的赔偿方式已难以给予污染受害者以充分赔偿,污染企业也将承受沉重的负担,也会有违社会公平。有鉴于此,法律不仅应重视侵权责任的预防性和惩罚职能,也应重视对环境侵权受害者损失的填补职能,对环境损害的救济应实行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结合。即通过高度设计的损害填补制度,由社会上多数人承担和消化损害,既可及时充分地救助受害人,又可避免加害人因赔偿负担过重而破产,保护经济发展。环境侵权责任的社会化,通常表现为财务保证、环境责任保险、行政补偿等制度。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法治理念、原则与机制创新
    周佑勇;尹建国
    2009, 25(1):  97-103. 
    摘要 ( 2383 )   PDF (3235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行政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政府转变观念,树立“有限”、“有效”与“有责”的新型法治理念,遵循“公平”、“公正”与“公开”的现代法治原则,并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及主体多元化。
    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机制研究——以浙江高速公路为例
    王峰
    2009, 25(1):  104-109. 
    摘要 ( 2648 )   PDF (2581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是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运用市场化机制向社会提供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改善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高速公路市场化供给机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在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同时,如何优化政府与市场在基础设施供给中的功能。
    市场功能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功能提升的思考
    楼玉华
    2009, 25(1):  110-117. 
    摘要 ( 2625 )   PDF (3226KB) ( 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义乌小商品市场已从区域市场发展成为广域市场,是全国中小企业的展示与销售窗口,具有战略意义。小商品市场的功能经过三次变迁,每次都对产业发生重要影响。进入展贸阶段后,产业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市场发展的经历表明,市场功能的发挥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目前市场虽出现困境,但市场本身的发现、导向、融合、拓展功能若得到有效的发挥,产业结构就可以得到提升。
    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殷荣林
    2009, 25(1):  118-123. 
    摘要 ( 2448 )   PDF (2513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它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是一种既讲求效率,又追求质量的公共行政管理行为变革,是一项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本文以长兴县实践为例,试图通过个案形式的研究,探寻进一步推进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较理性的思考。
    科学发展视域下的节约型校园建设路径探析——绍兴市委党校个案研究
    赵爱庆
    2009, 25(1):  124-128. 
    摘要 ( 2788 )   PDF (2096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转变学校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进入新世纪以来,绍兴市委党校积极探索节约型校园建设新路子,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其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实践经验可以概括为坚持发展求节约、深化改革促节约、创新管理保节约。当前,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确立科学节约理念、强化节约目标的作用、创新运营节约管理、构建节约长效机制。
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浙江行政学院)
主  编:严国萍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邮发代号:32-90
单  价:10.00
定  价:60.00
联系方式:0571-89081390
国内统一刊号:33-1406/D
国际标准刊号:1007-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