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保障法——失依儿童补助方案 | 1935 | 提供拨款,引导各州对受虐待或者遗弃儿童积极提供服务。对失去父亲的贫困儿童提供经济资助。 |
2 | 示范报告法 | 1963 | 要求医生上报因非意外原因导致的儿童严重伤害事件。 |
3 | 未成年子女家庭救助-寄养项目 | 1961 | 为无法在原生家庭获得安全的儿童提供救助资金。 |
4 | 儿童虐待防止法案 | 1974 | 确立强制报告制度和儿童寄养的启动程序。 |
5 | 残疾儿童教育法 | 1975 | 所有残疾儿童都有权利接受免费的、适合的公立教育,学校不得以财政紧张为理由拒绝接收残疾儿童。 |
6 | 印第安儿童福利法案 | 1978 | 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印第安儿童不恰当安置,支持寄养安置。 |
7 | 收养救助与儿童福利法案 | 1980 | 各州应当最大化利用联邦资金开展儿童服务,通过定期审查等措施使儿童回归家庭,减少家外安置。 |
8 | 家庭保护与支持服务项目 | 1993 | 为进入家庭寄养体系前的儿童与家庭提供服务,改善儿童原生家庭环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家庭外寄养安置。 |
9 | 多种族安置法案 | 1994 | 在儿童寄养安置过程中,禁止基于种族或民族的歧视。 |
10 | 种族间收养条例 | 1996 | 避免种族歧视,对违反的机构实施经济处罚。 |
11 | 收养与家庭安全法案 | 1997 | 明确收养安置的最重要考虑因素是儿童的安全,取消了此前一直被视作合法的“长期寄养”制度,鼓励各州减少儿童寄养时间和提高儿童收养比例。 |
12 | 贫困家庭临时补助计划 | 1997 | 强调了父母在保障儿童生活和维持家庭完整方面的责任,限定受益时间,规定了一些不能享受福利的情况。 |
13 | 寄养独立法案 | 1999 | 对18-21岁离开寄养体系的青年提供教育、住房等后续支持。 |
14 | 防止儿童虐待与执行法案 | 2000 | 授权各州政府使用联邦政府的专项资金防止儿童被虐待或忽视,尤其是性虐待,支持他们寄养安置。 |
15 | 儿童与家庭安全保障法案 | 2003 | 提高儿童保护服务机构与公共医疗、心理健康及发展障碍等机构的合作,为寄养儿童提供更多的服务。 |
16 | 寄养儿童安全及州际安置法案 | 2006 | 要求各州制定安置和接收州际寄养的有效程序,提高家访频率,加强对州际间寄养儿童的保护。 |
17 | 儿童和家庭服务改善法案 | 2006 | 提高联邦的拨款数额,支持各州增加儿童保护服务的内容,鼓励保护方式的创新。 |
18 | 亚当·沃尔什儿童保护与安全法 | 2006 | 创建了一个全国性的性犯罪登记系统。性侵罪犯被要求在系统内详细填报,并且被禁止接近儿童聚集场所(起源于1994年新泽西州梅根法)。 |
19 | 成功寄养与增进收养法案 | 2008 | 鼓励亲属监护,支持收养,加强对儿童永久性安置,保障寄养儿童教育和医疗,继续支持大龄寄养儿童。 |
20 | 儿童和家庭服务改善与创新法案 | 2011 | 提高联邦拨款,鼓励儿童保护和福利创新。 |